西南大学绘制完成家蚕基因组精细图谱

2009-1-5
新华社、《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和重庆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继2003年率先完成世界第一个家蚕基因组基因框架图后,在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农业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相关部委和重庆市政府的支持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率领的西南大学家蚕研究团队在家蚕基因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先后成功绘制完成了家蚕全基因组精细图谱,开展了30种蚕类的基因组重测序和SNP鉴定,并成功开发出了我国第一个转基因新型有色茧实用蚕种。2008年12月18日,西南大学隆重召开家蚕基因组研究重大进展汇报会,向世界公布了上述最新研究成果。

家蚕是迄今唯一被人类完全驯化的经济昆虫,是国际公认的鳞翅目昆虫研究模式。西南大学家蚕研究团队于2003年成功绘制出世界第一家家蚕基因框架图,这也是世界第一张鳞翅目昆虫基因组图谱,被誉为21世纪蚕业科学的里程碑。

据研究团队教授、中国家蚕基因组计划主要攻关专家夏庆友介绍,家蚕基因组精细图谱是继框架图后,再次取得的家蚕基因组研究的世界领先成果和重大贡献。这一成果使得研究人员能在基因组水平上更加详细、全面分析家蚕基因的表达特征、鉴定与特定生命现象相关的功能基因群,为阐明家蚕基因基本生物学性状的遗传基础,识别、筛选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功能基因提供了重要支撑。随着家蚕基因组精细图的完成,研究人员能够更深入地认识家蚕吐丝、食性、发育及变态等特异的生物学过程。这一重大研究成果受到了国际昆虫学界的高度评价,最权威的国际昆虫学杂志《Insect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为此专门出版《家蚕基因组特别刊》,报道了包括家蚕基因组精细图成果在内的15篇研究论文(2009年1月2日正式出版)。

家蚕自野蚕进化至今,形成了大量与重要经济性状和生物学性状密切相关的突变系统。西南大学家蚕研究团队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合作,在家蚕基因组精细图的基础上,采用高通量、高精度和低成本的新一代测序技术以及类似于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的研究策略,选取30种代表性的家蚕重要突变系统和不同地理来源的野蚕系统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首次绘制出蚕类的基因组变异图谱,完成了蚕类的单核苷酸多态性鉴定与分析,并第一次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分析了家蚕的起源进化关系。夏庆友教授说,这一蚕类基因组变异图谱是迄今为止最为详尽、最具应用价值的昆虫基因组遗传多态性图谱,研究人员因此可以更加便捷和准确地对家蚕重要经济性状相关基因进行大规模筛选、定位克隆和功能研究。

研究团队在家蚕基因组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建立了高效、实用的家蚕转基因技术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转基因新型有色茧开发技术,并与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合作,育成了我国第一对色彩稳定的转基因新型绿色茧实用蚕品种,并完成了批量缫丝和茧丝性能鉴定。用新型绿色茧缫出的蚕丝,在自然光线下呈现美丽的绿色,在紫外光下还能发出绚丽的绿色荧光。这是我国首次获得转基因新型蚕丝,更是天然彩色丝的突破,标志着利用转基因技术改造蚕丝结构,克服蚕丝易皱、褪色等先天缺陷的新型素材创新工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必将对蚕丝业产生重大影响。转基因新型有色茧成果一旦在生产上推广,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来源:新华网

学会微信
公众微信号:WX_SSPB

学会微博 
名称:上海市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

上海市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秘书处

通信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300号   
邮政编码:200031 
联系电话:021-54920737;021-54922859;021-54922857 
传真:0086-021-54922859 
电子邮件:sspb@sibs.ac.cn


© Copyright  2012-2023  上海市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00261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