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物生理学会改革方案(讨论稿)

2003-3-27
为了认真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学技术和科技团体发展规律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不断推进学会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明确发展方向,增强发展能力,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步宏伟战略目标作出新的贡献,根据中国科协《关于推进所属全国性学会改革的意见》和“部分全国性学会与所在地科协组织工作研讨会”会议的精神,在八届一次常务理事会议讨论决定的基础上,对原“改革方案”作了适当的补充,提请八届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讨论审定。

1、推动学会活动社会化,探索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单位共同开展学术活动的途径与方法。

2、探索建立多元结构的会员制度。我会要积极发展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注意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科技工作者入会,有选择地、适当地吸收一些非本学科专业或交叉学科专业的科技工作者入会,以推动学科的发展。在积极发展新会员的同时,慎重且有选择地吸收与本学科相关、并热心植物生理学科学事业发展的企业单位加入学会。对其中能为学会发展作积极贡献的企业会员,可聘为理事。

3、加强与港、澳、台植物生理学界的联系,有计划、有目的地聘请数位在植物生理学研究领域有相当学术造诣,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热心海峡两岸学术交流的港、澳、台学者为学会的特邀理事,促进祖国大陆与港、澳、台地区的学术交流。

4、根据学会老年会员的实际情况,除继续加强学会与老年会员的联系,除对曾担任过我会常务理事的老年会员授予“荣誉会员”称号的做法外,对担任过省级植物生理学会(专业委员会、专业组)理事长(主任委员、组长),且年满70周岁的会员也授予“荣誉会员”各称号;凡对我国植物生理学研究和教学及学会工作作出突出贡献且年满70周岁的会员,由各地区植物生理学会推荐,经我会常务理事会审批合格者,也可授予“荣誉会员”称号。

5、坚持学会的学术属性,将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交流活动的两大支柱,努力提高质量和水平。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强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探索开展多边和双边学术交流和合作的新形式和新途径,开辟新的活动领域。

6、加强对学术期刊的领导,进一步提高《植物生理和分子生物学学报》及《植物生理学通讯》的办刊质量和水平,逐步提高两期刊的影响因子,探索两期刊国际化办刊的实现途径,推动编委和审稿国际化进程。

7、根据中国科协关于“个人理事和团体会员的会费收入应作为学会基础性收入,要提高会费收入在学会总收入中比重”的精神,每位会员每年都应缴纳会费。我会理事应向学会缴纳理事会费,每位理事每年缴纳会费300~500元,每位常务理事每年缴纳会费500~800元。

8、进一步加强学会内部的联系,适当扩大理事会的规模。在理事会中,各省至少应有2名理事名额,并适当增加西部地区常务理事名额。

9、建议每一届理事会的任期由目前的4年延长为5年,以利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10、学会全国性学术活动由学会秘书处选地召开改为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轮流召开,会议由召开会议所在地植生学会协办。为能比较全面地反映我会的工作,及时了解各地方学术活动、科普活动和学会建设等方面的情况,考虑建立各学会办事机构沟通信息的渠道。

11、建立学会活动信息网络,推动学会工作信息化。逐步建立学会“会员库”和“专家库”,依托中国科协和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网络,建立学会的网页,加强学会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应用。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
2003年3月27日

学会微信
公众微信号:WX_SSPB

学会微博 
名称:上海市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

上海市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秘书处

通信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300号   
邮政编码:200031 
联系电话:021-54920737;021-54922859;021-54922857 
传真:0086-021-54922859 
电子邮件:sspb@sibs.ac.cn


© Copyright  2012-2023  上海市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0026163号-1